客知网 导航

东北易帜

2024-04-26来自:客知编辑

东北易帜是指皇姑屯事件之后,统治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东北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皇姑屯事件是指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附近的皇姑屯火车站制造的炸死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此举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国民政府完成“形式统一”、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东北易帜只是实现了当时中国在名义或形



东北易帜

(Dongbei yizhi)奉系军阀控制的东北地区归属国民党南京政府统一管辖的事件。1928年4月,国民党新军阀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四派联合发起北伐奉系军阀的战争。一个月内,国民党军逼近平津。张作霖迫于形势,于6月3日放弃北京,退回关外,不意在翌日途经皇姑屯车站时被日军炸死。其后,张作霖之子张学良被推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张学良鉴于皇姑屯事件的教训和东北政局的严重,于7月1日通电全国,表示愿与南京政府妥协。其时,国民党南京政府鉴于济南惨案的“教训”,也决定和平解决东北问题。随后,张学良、蒋介石之间互派代表,多次磋商,张学良的举动曾遭到一直企图独霸我国东北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反对。日本政府首相田中义一为此多次召开内阁会议,决定强行干涉东北易帜。6月下旬至7月中旬,田中义一三次电令日本驻奉总领事林久治郎“警告”张学良,反对张学良与南京政府统一。8月4日,日本政府又派原驻华公使林权助作为特使,假凭吊张作霖之名,到东北干涉张学良易帜。11月初,田中义一亲自接见东北赴日代表,以6000万元的资助,诱使张学良停止易帜。但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利诱终未能阻止张学良易帜的决心。经过五个月的交涉和斗争,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率东北各军政要员通电全国,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上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12月 30日,国民党南京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至此,北洋军阀的最后一支力量——奉军,纳入南京政府的军队体系,国民党南京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

东北易帜

日本关东军作战主任石原莞曾向日本田中内阁提交一份所谓《解决满蒙问题方案》,说解决满蒙问题是日本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径,依靠满蒙的开发,日本的景气自然恢复,失业者也能得到救济。

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的日本人,抓紧其占领东北的步骤。

张作霖被炸时,张学良在河北前线督师,准备对付阎锡山军队的进攻,得知父亲死讯后,他于17日化装离开北京,19日回到沈阳。他与奉军元老张作相商量后,决定于21日为张作霖发丧。

发丧时,日本政府故作镇静,假惺惺地派特使林权助前来吊祭,还想乘机拉拢张学良,鼓动张学良在东北独立,建立一个在日本控制之下的独立王国。林权助对张学良说:“满蒙是日本有特殊权益的地方,我们和你必须加强合作。”

为了彻底扭转东北的危难局面,张学良于7月4日就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并打算同南京国民政府和谈。他想试探日本的态度,便让热河的汤玉麟于7月19日不挂北洋政府的五色旗,而改悬挂南京国民政府青天白日旗。这一天,日本驻奉天领事林久治郎果然找上门来转交了日本首相田中义一的警告信。

张学良感到日本政府欺人太甚,国耻家仇不禁涌上心头。

日本并不就此善罢甘休,当后来张学良派莫德惠、王家桢为正副专使到日本祝贺日皇登基大典的时候,日本总理大臣田中义一对莫、王二人说,日本将全力支持张学良东北独立,要莫、王二人当“开国元勋”。

在关内,北伐军已进踞平津,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统一在青天白日旗下。8月9日,蒋介石派方本殷到沈阳,劝张学良改五色旗为青天白日旗。8月13日,美国驻华大使马克谟亲自到沈阳,与张学良的代表杨宇霆在美国领事馆里谈判,支持张学良归顺南京,实现全国统一。

张学良已经认识到日本的侵略野心,早就渴望祖国统一,就派出邢仕廉、王维宙、徐祖治三人到北平(这个时候,南京政府已把北京改为北平)商谈在东北易帜、归顺南京政府的问题。东北代表提出:南京政府承认东三省自治,享有人事及其他支配权,南京势力不能直接伸入东三省等作为易帜条件。经过两个月的往返交涉,双方终于达成协议。

10月8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议决议任命张学良为国民政府委员。28日,张学良召集的奉天会议决议维持保安司令政策,以不在东北设国民党党部为条件而改旗易帜。12月29日清晨,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东三省自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统治热河的奉系军阀汤玉麟列名张学良的“易帜”通电,正式宣布从同日起,热河省悬挂青天白日旗,归属南京国民政府。30日,南京政府根据张学良的推荐,任命汤玉麟为热河省政府主席。31日,南京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

早在6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就发表了《统一宣言》,改北京为北平。事实上直到此时——1928年12月29日,才勉勉强强弄了个表面统一。

东北易帜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在东北将原北京政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宣布拥护国民政府的政治行动。

1928年4月,蒋介石复职,进行第二次北伐。6月,北伐军进入北京。张作霖离京返奉,被日本关东军在皇姑屯炸死,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结束。但东三省仍然是奉系军阀的地盘,照旧悬挂北洋政府时代的五色国旗,统一全中国的任务尚未全部完成。7月15日,北伐进入最后一战——滦河之战。第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率领各路军队直逼滦河东岸与直鲁军对峙。奉军第四方面军军团长张学良,自6月4日张作霖死后,微服离京返奉,在滦河收束奉军,旋即回到沈阳,就任奉天军务督办。7月1日,通电宣布与南京停止军事行动,决不妨碍统一。

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皇姑屯事件,企图建立“满蒙新国”的阴谋未能得逞,转而迫使张学良就范。6月25日至7月19日,日本首相兼外相田中义一三次训令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警告张学良,不得与南京国民政府妥协。8月4日,日本特使林权助到沈阳,以参加张作霖葬礼为名,阻挠东北易帜。他带来田中义一的信,信中反对东三省同关内统一,要求张学良实行“东北自治”。9日,林权助再度威胁张学良:如果东三省率行易帜,日本将采取自由行动。张学良当即申明自己是中国人,要以中国人的立场为出发点,以东三省的民意为定,坚决顶住了日本的压力。

国民政府在占领京、津后,也决定和平解决东北问题。7月3日,蒋介石抵北平,接见奉方代表王树翰、邢士廉,要求东北易帜,服从三民主义。同时派代表到东北同张学良谈判易帜之事。张表示同意,唯以对日外交问题,易帜要延长三个月。但行动上同国民政府保持一致,为实际上之统一。

在东北易帜的背后,反映了日美两国在华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美国支持蒋介石统一东北。7月25日,中美签订了关税条约。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声明,美国是以订立关税条约的方式,第一个承认南京国民政府的国家。在美、英的压力下,日本处于孤立的地位。11月3日,张学良派莫德惠为特使赴东京参加日皇加冕典礼,田中对莫表示东北易帜“是中国的内政问题”。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31日,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至此,全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局面。
东北易帜是张学良一生的两大壮举之一,应予足够的和全面的评价。但有些同志认为,东北易帜是将东北统一于国民党政权,帮的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的忙,岂能肯定?

我们认为,对张学良东北易帜一举,首先应当明确地毫不含糊地肯定下来。国家的统一,是社会进步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无论是谁,只要为国家的统一做了好事,都应得到肯定。蒋介石采取政治方式解决东北问题,其动机中既包含着实现全国统一的愿望,也包含着一定程度的对日抗争因素,理应得到肯定。张学良身为奉系首领的继承人,不及而立之年,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保持清醒头脑,将易帜视为爱国,甚而当作“革命”(“拥护三民主义”),为政治解决东北问题实现全国统一,为避免大规模内战作出了最大的贡献,更应得到肯定。事实上,在东北易帜这个问题上,张学良与蒋介石进行了一次富有成效的合作。可以说,对东北易帜的肯定既是对张学良此举的肯定,也是对蒋介石此举的肯定,没有他们二人的密切合作东北易帜是谈不到的。其次,东北易帜保住了东北集团的地盘和军队——这是东北地方实力派的根基。当时张学良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屈从日方压力,重蹈其父张作霖的复辙,要么归顺南京政府,改弦更张,以新的面目出现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张学良选择了后者,从而得到了东北人民的拥护,也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赞誉。再次,东北易帜巩固和加强了张学良作为张作霖继承人的地位。 1929年1月10日,即易帜十数日,张学良即下令处死了原奉系的两员大将杨宇霆、常荫槐。刘鸣九先生认为,“张学良与杨、常的矛盾,主要是张、杨间的矛盾。而张、杨的矛盾,又主要表现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上。”“由于张学良解决了他同杨宇霆、常荫槐间存在的矛盾,才使他能在以后三年多的时间里平稳地掌握东北政权。”这就是说,东北易帜使张学良在这场斗争中稳操胜券。张、杨等的矛盾远非易帜始,张学良之所以在易帜后而不是在易帜前解决杨、常问题,应认为是易帜大大加强了他的地位之故。简而言之,东北易帜有三得:维护了祖国的团结统一;维护了东北集团的利益;增强了张学良的权力地位。

东北易帜有得也有失,不能认为只有得没有失。当然,得大于失。失在何处?失在很大程度上使东北集团实际上变成了蒋介石集团的附庸,变成了为蒋介石集团利益服务的工具,并进而变成了蒋介石集团反动误国政策的牺牲品。能够说明这一问题的突出事例不少,1929年中东路事件损师折将是一例,1930年东北军为调停中原大战大举入关造成东北防务空虚是一例,1931年在中村事件、万宝山事件、柳条湖事件、9·18事变诸事件中接受蒋介石的旨意,一味妥协退让,最后蒙受丢失东三省大好河山的千古之耻又是一例,等等。尽管这些失误不与东北易帜同其时,并且也不能都简单地归之于东北易帜,但它们与东北易帜紧密相联却是实情。

1928年12月29日 ,张学良在中国东北将原北京政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宣布拥护国民政府的政治行动。

1928年4月,蒋介石复职,进行第二次北伐。6月,北伐军进入北京。张作霖离京返奉,被日本关东军在皇姑屯炸死(见皇姑屯事件)。但东三省仍然是奉系军阀的地盘,照旧悬挂北洋政府时代的五色国旗,国民党统一全中国的任务尚未全部完成。奉军第四方面军军团长张学良,在张作霖死后迅速回到沈阳,就任奉天军务督办。7月1日,通电宣布与南京停止军事行动,决不妨碍统一。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皇姑屯事件,企图建立“满蒙新国”的阴谋未能得逞,转而迫使张学良就范,要求张学良实行“东北自治”。张学良以东三省的民意为重,坚决顶住了日本的压力。国民政府在占领京、津后,也决定和平解决东北问题。 7月 3日,蒋介石抵北平,接见奉方代表,要求东北易帜,服从三民主义。同时派代表到东北同张学良谈判易帜之事。在东北易帜的背后,反映了日美两国在华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美国支持蒋介石统一东北。在美、英的压力下,日本处于孤立的地位。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31日,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至此,全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局面。

中华民国初年的混乱局面,在日本支持下实行地方割据和武力扩张,
逐步建立了对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的统治.
日本则取得了在东北筑路,开矿,设厂,租地等特权.北洋军阀派系之一,因其首领张作霖系奉天(今辽宁省)人而得名.
奉系利用
在1920年的直皖战争中,联合直系击败皖系军阀段祺瑞,共同控制了北京政权.
但不久转而与皖系合作,并联合孙中山的广东政权组成反直"三角同盟".
1922年4月首次直奉战争爆发,奉系战败,撤回关外,宣布"东北自治".
此后,张作霖编练新式军队,并建立海,空军和兵工厂.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奉两军在山海关,热河激战.
11月张作霖,冯玉祥推戴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
奉系重新控制北京政权后,势力扩张到热河,直隶(今河北),山东,安徽,
江苏等省份及上海市.
1926年初,奉系与直系重新联合,夹击冯玉祥的国民军.
同年11月,为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张作霖组织安国军,自任总司令.
1928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逼京,津,张作霖败退出关,在沈阳近郊的皇姑屯被炸死,
其子张学良继任"东三省保安司令".
张学良于1928年12月29日宣布东北易帜.奉军改编为东北边防军,
张学良任国民政府委员兼东北边防长官.

东北易帜是什么意思~

1928年6月1日,上海《新闻报》驻北京记者顾执中从前门车站获悉,张作霖在京眷属已于凌晨乘车出关,张本人也出走在即。张作霖出走,使形势急转直下。顾执中主张把这一条新闻立即拍发上海《新闻报》,但《新闻报》驻京办事处的人员害怕张作霖留在北京的军队迫害,苦苦劝阻发电。顾执中为安全计,只好改用付现款的私人电报发出。电报内容则用可以猜出的隐语:“弟以予本日晚偕小妾离京,所有家务由郭务远先生代为管理。”收电人是陈达哉。他是《新闻报》编辑中最为机灵的一位。不出所料,上海《新闻报》就在6月2日发表了张作霖出走的消息。这条消息为何如此重要呢?原来1928年春,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四人分别担任第一至第四集团军总司令,联合向奉系军阀进攻。蒋介石的北伐军沿津浦路攻打奉军,直逼京津。冯玉祥的西北军,于陇海、津浦两线迫使张宗昌、褚玉璞的“直鲁联军”节节败退。阎锡山的晋军又猛攻龙泉关,如京津地区与东北的通道一但被切,奉军主力就有被包抄的危险。
早就主张停战议和的张学良趁机从河南前线给部下周大文等人写密信,要他们在北京“大元帅府”酝酿停战空气,并暗中策动东北三省法团派代表赴北京,恳请张作霖退回东北。在这前后,张学良先后密派危道丰、葛光庭南下与国民党的何成浚等人谈判。这时“安国军政府大元帅”张作霖感到大势已去,于5月30日召集张作相、张学良、杨宇霆、孙传芳、张宗昌等举行紧急会议,决定让出京津地区,向关外总退却。6月3日,张作霖秘密登上了前天已经升火待发的“蓝钢”专列“泰山号”由北京启程返回奉天。6月4日凌晨5时30分,张作霖在皇姑屯被关东军炸死,这就是历史上轰动一时的“皇姑屯事件”。
“皇姑屯事件”之后,张学良决心雪国耻报父仇,尽早实现“南北统一”。但关东军正急于利用“皇姑屯事件”所造成的紧张形势,在东北制造傀儡政权,百般阻挠易帜。而且奉系参与决策的高层人物,在讨论“易帜”问题时意见不一,以到迟迟未能如愿。
在张学良的说服和坚持下,奉系大多数军政要人始赞同东北实行易帜。7月1日,张学良发表通电,表示绝不妨碍南北统一。于是张学良、蒋介石两人的代表在北平六国饭店商妥,东三省定于9月中旬实行易帜。应蒋之要求,张令汤玉麟于7月19日宣布先行易帜。蒋介石为促使东三省早日归附中央,加紧了与张学良的秘密联系,先派方本仁为特使参加张作霖的丧礼,又通过胡若愚的牵线派李石曾到沈阳活动。李住在商埠三经路上德国人开设的饭店里,从不公开露面,只由胡若愚、朱光沐、朱海北相陪。李石曾和张学良会谈的地点,是北陵高尔夫球场内的“少帅”专用休息室。李石曾一再要求张学良尽早换挂“青天白日旗”,以实现全国统一。张学良诚恳地表示,结束国家分割局面是自己多年的愿望,但立即“易帜”尚有困难,主要是担心日本人会趁时局未稳进行干涉,内部也还有阻力。为此张学良被迫决定推迟三个月再宣布“易帜”,表示力争在年底实现这个目标,希望谅解他的苦衷。
此后蒋介石、张学良两人函电频传,信使不断,蒋对张予以理解和同情。1928年冬,南京国民政府特派张群、吴铁城、宋大章三人来到沈阳,与张学良密议“东北易帜”大业。张、吴、宋三人下榻于交通银行后,“亲日派”欲采取破坏行动,扣留他们。经紧急磋商,乃决定由吴、宋两人连夜乘车直奔少帅府邸,面晤张学良。在这天夜晚的密谈中,双方推心置腹,解释了张学良的某些疑虑,更坚定了他“东北易帜”的决心。蒋介石还利用美国、英国与日本的矛盾,推动美、英向日本施加压力。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反对日本分割中国的舆论也高涨起来。到11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也不得不承认东北易帜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嗣后,蒋介石对张学良派驻南京的代表胡若愚表示,为了不使张学良为难,东北外交由中央应付,同意东北“内政”仍由现职各员负责,概不更动。重大人事,先由张学良请委,然后由中央任命。蒋介石每月允拨军饷1000万元给奉军,这样更增加了奉军的向心力。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一如所诺,不顾日本的反对,排除杨宇霆的干扰,毅然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在就职典礼上,张学良身穿中山装,向总理遗像宣誓(方本仁、刘光监誓)。至此,结束了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是指皇姑屯事件之后,统治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东北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这标志着北伐战争的结束,民族政府完成了“形式统一”,北洋政府正式结束。东北易帜只是实现了当时中国在名义或形式上的统一。此外,当时外蒙古仍被苏联占领,前北洋政府只在西藏设立办事处,没有实际管辖权,也没有军队。

扩展资料:
东北易帜的背景:
在张学良东北统治初期,日本人没有认真对待张学良。当时,担任张学良军事顾问的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起草了一份计划,使张学良在东北成为皇帝,并在东北扮演日本统治的傀儡。
出乎意料的是,当把这份精心策划的文件寄给张学良时,张学良当面问土肥原贤二,为什么让自己当满洲皇帝,碰了一鼻子灰的土肥原说不出一句话,只好夹起皮包,悻悻而去。
后来,张学良向日军参谋部要求调走土肥原贤二,但回答是:“这个顾问是日本政府派来的,无权调走。”这惹得张学良满腔怒火。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地区改制,隶属于国家政府领导。国民政府正式实现了统一。当时,在东北有不少日本间谍,但事先对此事却毫无察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北易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皇姑屯事件

14738503385:东北易帜 - 搜狗百科
吕邱珠——[答案] 答案:1928

14738503385:大革命时期东北易帜了吗
吕邱珠—— 不是.东北易帜是指皇姑屯事件之后,统治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此举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国民政府完成统一、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东北易帜只是实现了当时中国在名义或形式上的统一.而且当时外蒙古仍被苏联所占据,加上原北洋政府仅于西藏设立代表处而并未实际管辖也并未派驻军队.大革命是指从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又被称为国民大革命,国民革命,国民革命运动.

14738503385: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是怎么一回事?
吕邱珠—— 是这么会事,1928年,日本侵略者见张学良之父张作霖,不能满足其侵略要求,阴谋在东北扶植新的代理人,就在皇姑吨炸死张作霖,其后,张学良继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国民政府劝其改旗易帜,日本又威逼张学良宣布东北独立,张学良身负国耻家仇,顶住日本的压力,于1928年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史称“东北易帜”

14738503385:东北易帜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呢?
吕邱珠—— 1928年12月东北易帜后,奉军改编为东北军,主政东北的张学良精简部队、裁汰冗员,将一些老迈昏聩的带兵官撤换,大胆起用一批年轻的指挥员担任各级主官,李兰池为人豪爽正直,治军严格,赏罚分明,受到下级士兵的拥戴,且作战勇敢,凭借着才智和实干,从副官开始逐步升迁,历任连副、连长、营长、团副,到西安事变后东北军重新整编时,李兰池已经是国民党第57军112师336旅672团的上校团长了

相关链接:
首页
返回顶部
反馈及联系:
客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