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知网 导航

初三 语文学过的古文中 以 字的所有意

2024-05-14来自:客知编辑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以”字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以”字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以”字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以”字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 “以”字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以”字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以”字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以”字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以”字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以”字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 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以”字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以”字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以”字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以”字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 “以”字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以”字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以”字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以”字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以”字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以”字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 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关于初三语文下学期的古诗,古文~

初三语文练习(古诗文名句)
日月之行, ; 星汉灿烂, 。
采菊东篱下, 。 万里赴戎机, 。
朔气传金柝, 。 雄兔脚扑朔, 。
大漠孤烟直, 。 山随平野尽, 。
闲来垂钓碧溪上, 。长风破浪会有时, 。
海日生残夜,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会当凌绝顶, 。 感时花溅泪, 。
忽如一夜春风来, 。瀚海阑干百丈冰, 。
欲为圣明除弊事, 。沉舟侧畔千帆过, 。
几处早莺争暖树, 。 乱花渐欲迷人眼, 。
黑云压城城欲摧, 。商女不知亡国恨 。
春蚕到死丝方尽, 。 塞下秋来风景异, 。
浊酒一杯家万里, 。人不寐, 。
无可奈何花落去, 。人有悲欢离合, 。
但愿人长久, 。 门前流水尚能西, 。
山重水复疑无路, 。八百里分麾下炙, 。
了却君王天下事, 。人生自古谁无死? 。
枯藤老树昏鸦, 。兴,百姓苦; !
江山代有才人出,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学而时习之, ? 有朋自远方来, ?
温故面知新, 。 学而不思则罔, 。
三人行, 。 择其善者而改之, 。
入则无法家拂士, 。然后知生于忧患, 。
小大之狱, 。一鼓作气, 。
彼竭我盈, 。 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
或王命急宣, ,暮到江陵。巴东三峡巫峡长, 。
亲贤臣,远小人 ;亲小人,远贤臣, 。苟全性命于乱世, 。受任于败军之际, 。
芳草鲜美,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阡陌交通, 。 山不在高, 。
水不在深, 。 苔痕上阶绿, 。
谈笑有鸿儒, 。 无丝竹之乱耳, 。
衔远山,吞长江, ,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
不以物喜 , 居庙堂之高则忧民, 。
先天下之忧而忧, 。醉翁之意不在酒, ,
山水之乐, 。野芳发而幽香, 。
风霜高洁, 。 人知从太守游百乐, 。
出淤泥而不染, 。树木丛生, 。
秋风萧瑟, 。 山气日夕佳, 。
将军百战死, 。 与君离别意, 。
坐观垂钓者, 。 征蓬出汉塞, 。
月下飞天镜, 。 欲渡黄河冰塞川, 。
潮平两岸阔, 。 日暮乡关何处是? 。
造化钟神秀, 。 烽火连三月, 。
报君黄金台上意, 。相风时难别亦难, 。
又恐琼楼玉宇, 。醉里挑灯看剑, 。
惶恐滩头说惶恐, 。枯藤老树昏鸦, 。
夕阳西下, 。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
默而识之, ,何有于我哉。人不知而不愠, ?
2010年中考复习——古诗文名句欣赏、分类积累汇集(五)2010-02-16 21:04(二)古诗文名句欣赏
七年级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简析: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2、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
简析:发挥主观能动性,乐观向上,积极进,将终生有益、无憾。
3、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简析: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生,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常用来表达一种“想要挽留却又不能留住”的心态。或对人生的感慨:盛衰浮沉,生死聚散,也如这花开花落、燕去燕来。)
4、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简析:它蕴涵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假象所迷惑的道理。
5、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简析: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或: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学习,时时补充新知。)
6、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朝赵翼《论诗》)
简析:常用来赞美人才的人才辈出,也用来表示一代新人过去,又有一代新人出现,长江后浪推前浪。也含有“世事超越前人,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必然趋势”之哲理。
八年级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简析:它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简析: 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或: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简析:劝勉人们努力珍惜青春年华,世间没有后悔药。有“失去才知可贵”的哲理。
10、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简析: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 。只要主观努力,心理健康,仍然能青春永驻,老当益壮。
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的《赤壁》)
简析: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1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简析:它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行路难》)
简析:坚信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抱负是必能实现的。
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简析:阐明事物具有两重性。
1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简析:诗句最具忧愁、苦闷之意。极欲摆脱,却又无计可除。有“有新栽花花不发”的意蕴,也告诫人们:酒不解真愁。
1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简析:词句用巧妙地比喻写\"愁\"。寓含一种既无可奈何,又无可解脱的别人不能理解的理趣。
1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简析: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1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简析: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是声息相通的。
1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简析:前三句,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 后两句,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20、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简析: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
21、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简析:只要有坚贞的信念,任何艰难挫折都不会改变节操。
22、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简析:在一处失去的,将会在别出找出来。
2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简析: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
2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简析:表现了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
九年级25、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简析:景物依旧,人事迥异。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世事如棋局局新”的理趣。
2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简析:此诗有\"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不断寻找追求的理趣。
2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简析:人,一生事业与抱负都为天下,必定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28、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简析: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与此诗句有相同的理趣。
29、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简析:颇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默默奉献之理趣。
30、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简析:有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趣。(也含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31、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简析:寓含世事的无常。也有他《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趣。
32、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简析:锦江流水夹着蓬勃的春色从天地的边际汹涌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起灭,正像古今世势的风云变幻。天高地迥,古往今来,宇宙万物,自有它的变化规律。
(三)古诗词分类积累汇集


诗中雄心壮志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诗中哲理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朱熹《论诗》)
诗中夕阳(落日)
1、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
2、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
3、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 夕阳夕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诗中忧愁
1、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2、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4、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5、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诗中树
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东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4、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诗中泪
1、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2、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3、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4、 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杜甫《石壕吏》)
诗中塞外风景
1、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 塞下风来秋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3、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5、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诗中鸟
1、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3、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4、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用》)
5、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6、 山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
诗中山河(江山)
1、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朱熹《论诗》)
4、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5、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诗中春景
1、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苏轼《浣溪沙》)
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
诗中夏景
1、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2、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4、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诗中秋景
1、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4、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这》
5、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李清照《醉花阴这》
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9、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
诗中冬景
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诗中山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3、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健《题破山寺后禅院》)
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5、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武判官归京》)
诗中水
1、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
6、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诗中日
1、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6、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诗中风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4、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5、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中花
1、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至龙标遥有此寄》)
6、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7、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诗中雪
1、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3、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
4、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诗中月
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3、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诗中雨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3、 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
4、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诗中草
1、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年羊。(敕勒歌)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
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4、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6、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弃疾《村居》)
诗中柳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游山西村》
2、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3、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诗中云
1、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2、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观书有感》)
3、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诗中湖
1、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中海
1、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逋之任蜀州》)
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颧雀楼》)
5、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诗中舟
1、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2、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3、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4、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6、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诗中酒
1、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2、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
3、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4、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李白《行路维》)
5、 浊酒一杯千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诗中乡情
1、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2、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夏完淳《别云间》)
4、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5、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诗中豁达对待离别的诗句
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诗中不明送别但意味深长的诗句
1、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孤帆远影碧空净,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九年级上古诗文篇目:
17 智取生辰纲
18 杨修之死
19 范进中举
20 香菱学诗
21 陈涉世家
22 唐雎不辱使命
23 隆中对
24 出师表
25 词五首
九年级下古诗文篇目:
17 公输
18 《孟子》两章
19 鱼我所欲也
20 《庄子》故事两则
21 曹刿论战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
23 愚公移山
24 《诗经》两首
因字数所限,只提供九下的几篇。
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现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编辑本段1、译文
  公输盘替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准备用它攻打宋国。墨子知道这件事后,从鲁国出发,走了十天十夜,到达了楚国的都城郢都,去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您有什么见教吗?”   墨子说:“北方有个侮辱我的人,希望依靠您的力量杀了他。”公输盘很不高兴。   墨子说:“请允许我奉送给你十金(作为杀人的报酬)。”   公输盘说:“我坚守道义决不杀人。”   墨子站起身来,拜了两拜,说:“请允许我说明我的来意。我在北方听说您制造了云梯,要用它攻打宋国。请问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多余的土地,却没有足够的人民,发动战争去杀害缺少的人民,却去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算这是明智;宋国没有罪而要去攻打它,不能说这是仁爱;知道了这个道理却不向楚王谏诤,不能说这是尽忠;去谏诤了然而没有成功,不能说这是能力;你遵守道义不杀少数人却杀多数人,不能说这是明白事理。   公输盘被说服了。(理屈辞穷,心里不服。)   墨子说:“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公输盘说:“不行,我已经把造云梯的事对楚王说过了。”   墨子说:“为什么不向王引进我呢?”   公输盘说:“好吧。”   墨子拜见楚王,说:“假如现在有这么一个人,抛掉自己华丽的车子,却想去偷邻居的破车;抛掉自己锦绣衣裳不穿,却想去偷邻居的粗布衣服;放着自己的好饭好菜不吃,却想去偷吃邻居粗劣的食物。大王认为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楚王说:“这个人一定是患有偷盗的毛病了。”   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五百里。这就好像华丽的车子同破车子相比。楚国有云梦泽,犀兕(si四声)麋鹿到处都是,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yuan二声)鼍(yuo二声)多的天下无比,宋国就像人们所说的没有野鸡兔子鲋鱼的地方。这就好像好饭好菜和粗劣的食物相比。楚国有高大的松树梓树楩树楠树樟树(名贵木材),宋国却连多余的木材都没有。这就好像华美的衣服和粗布衣服相比。我认为大王派官吏攻打宋国,这种做法就和这个患偷盗病的人的情况一样。”   楚王说:“你说得对呀!虽然如此,不过公输盘给我制造云梯,我一定要攻下宋国。”   于是,召见公输盘。先生墨子解下衣带当作城墙,用木片当器械。公输盘一连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先生墨子一次又一次的抵御他。公输盘的攻城器械用完了,先生墨子的守卫方法还有绰绰有余。   公输盘屈服了,但他说:“我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对付你了,但我不说。”   墨子也说:“我知道你用什么方法来对付我,但我不说。”   楚王问他原因。   墨子说:“公输盘的意思,不过是想要杀死我。杀了我,宋国守不住了,于是就可以攻下。可是我的弟子禽滑(gu三声)厘等三百人,已经拿着我守城的器械,在宋国城墙上等待楚国的军队进攻。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楚王说:“好吧。我不攻打宋国了。”
《孟子》两章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限制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来自敌国的忧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ěr)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择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就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事还有比死亡更讨厌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能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令人讨厌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办法,有什么不能采用呢?因此就生存下来,然而有人不用,因此就可以躲避祸患然而有人不采纳。是因为他们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事。不仅是贤明的人有这样的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使他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了就可活下去,得不到就会饿死。可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饥饿的路人不肯接受;踢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高官厚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样丰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因得好处而丧义),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妻妾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本性。
《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曹刿(3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是(对人民)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了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鲁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消失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一些,并且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穿戴好衣帽,照了照镜子(里自己的形象),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一位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邹忌)问客人:“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呢?”客人说:“徐公及不上您的美丽啊。”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观察他,自认为(自己的样貌)不如(徐公)美;(又)对着镜子审视自己(的形象),更(感觉)远不如(徐公美)。晚上,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思考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因为)畏惧我;客认为我美,(是因为)想要有求于我。”   (邹忌)于是入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畏惧我,我的客人有事情想要求助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现在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王后嫔妃和亲信侍从,没有谁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大王的,在国家中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太厉害了。”   齐威王说:“好!”于是发布命令:“能够当面指责我过错的所有大臣、官吏、百姓,授予上等的奖赏;上书劝诫我的,授予中等的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指责我并能使我的耳朵听闻的,授予下等的奖赏。” 命令刚刚下达时,大臣们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有时候偶尔有人来进谏;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要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这件事,都来齐国朝拜。这就是所说的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现位于,河南省济源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kuí)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jīběn)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有遗男,始龀(chèn),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赞同他。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丘都铲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成年的儿子孙子,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一个儿子,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河曲的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真是太不聪明了。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对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没有山冈高地了。
《诗经两首》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泗。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译文】
关关鸣叫的水鸟,
栖居在河中沙洲。
善良美丽的姑娘,
好男儿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
醒来做梦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
醒来做梦长相思。
悠悠思念情意切,
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
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取。
善良美丽的姑娘,
敲钟击鼓取悦她。
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17722746919:初中文言文的所字都应该怎么理解 -
弓叛琴—— 名词: 1. 形声.2.“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例:有截其所.——《诗·商颂·殷武》僻远悠闲之所.——《吕氏春秋·谨听》3. 道理;方法 例如:所以然(所以如此.指原因或道理);所诠(佛教语.所解的义理)4. 地方5. 着...

17722746919:初中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及例子如题,初中的文言文的,要“以”字的用法和它在初中文言文里的使用的例子.快中考了,很需要, -
弓叛琴——[答案]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

17722746919:初中文言文中“所以”的一词多义 -
弓叛琴——[答案] “所以”有以下几种意思: 1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2用此,用来. 3表示“.的原因”. 4表示“.的方法”. 5实在的情由,适宜的举动. 例如: 1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古义: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而成的名词...

17722746919:初中所有文言文中,“以”字表因为的句子 -
弓叛琴——[答案] 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 1、《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 2、《廉颇蔺相如列传》:“且以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17722746919:初中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及例子 -
弓叛琴—— 1.介词 (一)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译为:因为、由于 例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

17722746919:初中文言文中,哪些句子有“以”字的句子?? -
弓叛琴—— 勿以善小而不为

17722746919:请教古文中“以作修饰的用法谁能告诉我古文中以”作修饰时的具体
弓叛琴—— (一)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 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

17722746919:初中文言文之,以字举例 -
弓叛琴—— 基本字义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

17722746919:初中文言文关于“以”的用法
弓叛琴—— 这里说的是“用法”,即“以”字的词性.ABC都是介词,而D是连词“来”,所以选D.

17722746919:初中文言文中带“于”字的所有句子 -
弓叛琴——[答案] 于: (一)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 译作“在”“从”. 例: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二)表示动作的对象 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例: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首页
返回顶部
反馈及联系:
客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