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知网 导航

古文中文言虚字<以>有几种用法?

2024-05-20来自:客知编辑
.【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②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⑵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古文中文言虚字<之>有几种用法?~

  “之”是个多义词,但究竟有几个意义,几种用法,各家说法却不一致。刘淇的《助字辨略》提出十二种,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列出二十九种,杨树达的《词诠》举出十二种,吕叔湘的《文言虚字》指出七种。对于文句中“之”的解释,各家也有不同,甚至同一研究者对同一情况下的“之”也会作出前后矛盾的解释。例如“华则荣矣,实之不知”中的“之”,有的说是连词,相当于“则”(见《经传释词》),有的说是句中助词,“宾语倒置于外动词之前时用之”(见《词诠》)。又例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有的释“之”为“到”(见王力《古代汉语》),有的释为“是,这样”(见《历代文选》,中国青年出版社)。产生这些差别和对立的原因,除研究者所涉及的材料有多有少外,主要是:(1)所用的分析方法不同;(2)分析时未遵循一贯性原则;(3)对复杂的语法现象未作全面考虑,不注意协调性原则。
   有一种方法,叫互文-异文法*。例如:
   1、上告于天,下布之民 《淮南子》
   2、秦穆公迎而拜之上卿 《韩非子》
   3、穆公迎而拜为上卿 《说苑》
  例1,“于”“之”互文,释“之”为“于”;例2、例3,“之”“为”异文,以“为”训“之”(见《古书虚字集释》,下简称《集释》)。这样解释恐怕是不对的,可是现在还有人在无条件地应用。
   互文-异文法,如果能正确地运用,全面地对待,也不失为一种佐证法。但是当作解释虚词的手段则不行,因为一则不是所有的话语都有互文,二则两个文义相同或相对的语句,其结构不一定相同。就拿“下布之民”来说吧,《列子》中有一句“告之于帝”跟它相应,如果“之”“于”互训,则“告之于帝”中的“之”“于”必有一字为衍文,可是“之、于”连用在文言中比比皆是,哪有这么多衍文!其实“下布之民”是“下布之于民”的省略句。
   还有一种方法叫语译法。所谓语译法,就是把文言译为现代汉语,然后比照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这种方法跟互文-异文法一样,都是不顾文言本身结构特点的。例如“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因为可以译为“谁还(会)长久地哭泣呢”,就说“之”相当于“尚,还”(见1981年高中语文课本《硕鼠》注释。又《集释》也同)。这恐怕也是不对的。请看: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大学》
   5、行归于周,万民之望 贾子《筹齐篇�6�1引诗》
   6、今夫易牙,子之不能爱,焉能爱君 《管子�6�1戒篇》
  “谁之永号”与例4、5、6中的“之”有个共同的地方, 就是都处于名词或名词性代词跟动词性短语之间, 作助词用。但也有区别, 如有的名词是后面动词的施事, 有的是受事, 有的只是陈述的对象。如果按照语译法分析, 那么这些语句中的“之”便有五花八门的解释。当然, 在分析文言结构本身的基础上,指出某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某某词, 是可以的。
   自从《马氏文通》问世以来, 许多人用有体系的语法观点来研究文言虚词,这无疑是一大进步。其中吕叔湘的《文言虚字》, 抓住文言的结构特点, 简明扼要地分析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很有特色。但也有不少著作,在描写虚词时往往顾此失彼, 又不遵守一贯性、协调性原则, 因而对同一结构中的虚词的解释, 常常出现前后矛盾或彼此对立的现象。例如有的文章先指出“主语+之+谓语”、“宾语+之+动词”结构中的“之”是结构助词, 可是后来又说“实之不知”中的“之”是连词。又例如:
   7、人之所亲爱而辟焉 《礼记�6�1大学》
  有人把这句中的“之”释为“于”, 以为此处必得一个“于”字才通。诚然,此处应当加个“于”,但不能就此认为“之”等于“于”,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请看:
   8、汤之于伊尹, 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 《孟子�6�1公孙丑下》
   9、口之于味,有同嗜焉 《孟子�6�1告子上》
   10、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 《论语�6�1里仁》
  把例7跟例8、9、10相比较,可知“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实为“之”后省略了“于”。
   又例如上文提到的“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从结构上看, 如果把“为”当作语气词, 则“奚以”后必为动词性短语,“之”应释为“至”;如果把“为”当作动词,则“奚以…为”中既可嵌入名词性短语, 也可嵌动词性短语, 该句的“南”显然是个动词(往南),“而”连接的是两个动词性短语,“之”也应当解释为“至”。释“之”为“是, 这样”者, 大概以为“九万里”前省略了动词“至”,用代词“之”复指“(至)九万里而南”。诚然,省略动词是可以的, 但“奚以之九万里”的“之”作复指成分却没有旁证, 况且还有“无以至千里”这样的句子呢。所以全面地考虑该句, 均衡各种条件, 以释“之”为“至”较为妥当。
   前面指到“谁之永号”、“实之不知”、“万民之望”等语句中的“之”作助词用, 但究竟是结构助词还是语气助词呢?如果作结构助词,那么是夹在主谓结构之中, 还是放在附加成分之后, 还是起倒置宾语的作用呢?这些问题不能凭主观臆断去解决, 而要通过分析, 找出区别性特征给以解决, 否则对语句的理解就会前后矛盾。
   总之, 研究文言虚词应从文言的内部结构特点去分析, 并须遵循一贯性原则, 须全面地考察各种语法现象, 协调各项语法规则。
  

.【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19183834449:古文中文言虚字<以>有几种用法? -
勾是荷—— .【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

19183834449:解释“以”这个文言虚词.1可以《》为师矣2或以《》钱币乞之3宁可以《》急相弃邪 -
勾是荷——[答案] 1以之 2用 3因为

19183834449:游褒禅山记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1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2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3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4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 -
勾是荷——[答案] 1.而且. 2.连词,无实际意思. 3.因为. 4.因为.

19183834449:苏武传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
勾是荷——[答案] 以 ==========有3种用法.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19183834449:信陵君窃符救赵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
勾是荷——[答案] “以”在这里的意思是“以……的、凭借”.

19183834449:文言文翻译 以的用法 -
勾是荷—— 以有3种用法,具体如下: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 2.用作连词,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

19183834449:文言虚词的用法以:将以攻宋以天下之所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何以战必以分人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皆以美于徐公 -
勾是荷——[答案] 将以攻宋:用来 以天下之所顺:凭借,凭着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靠 何以战:凭 必以分人:把 必以情:按照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凭借 皆以美于徐公:认为 以1.介词,(根据名词决定.)把,拿,给,凭借. 2.连词……以及…… 3,因为 4.与“为”连...

19183834449:18个文言虚词 -
勾是荷—— (十八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是这几个 额····你还要用法和解释吗 我没给弄

19183834449:初中语文文言文常用有哪些虚词 -
勾是荷—— 初中常用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之.希望可以帮到你!

19183834449:文言文中“以”的用法 并举例 最好是初一书上的 -
勾是荷—— "以"字在古文中,就词性而言,有六种,至於语法上的用法,也大致如是.详见下文. (一)动词 1.用.如:“以礼待之”.左传˙襄公十年:“我辞礼矣,彼则以之.”汉˙王充˙论衡˙程材:“洗洿泥者以水,燔腥者用火.” 2.仰赖、凭藉...

相关链接:
首页
返回顶部
反馈及联系:
客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