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知网 导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道理

2024-06-16来自:客知编辑


前言

鱼对于现在的老百姓来说,可以说是一味极其常见的餐桌美食。但是在古代,相较于现代人的食用为主,古人在食用的基础之上还总能给鱼赋予不一样的含义。

道家便与鱼有着诸多的联系,比如道家太极图上有阴阳双鱼,而且道家的论谈中也有很多关于鱼的内容。

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也极其喜欢鱼,并将鱼作为他表述观点的载体。在记载他思想的《庄子》一书中,他更是用两条鱼的故事,道尽了人生的真谛。

庄子其人


庄子是战国中期人,他也是战国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庄子原本是楚国的公族,是楚庄王的后裔,出身名门,但是由于受到楚国的战乱影响,庄子不得不举家搬迁到宋国。

庄子在宋国的时候曾经做过漆园吏,所谓的漆园吏就是管理漆园的小官。只不过在当时人眼中漆园吏这个官职已经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但是庄子却并不将这个官看在眼中,以庄子渊博的知识获得更高的官位如同探囊取物一样,但是他根本就无意仕途,所以他很快就辞官了。

由于庄子学识渊博,游览过很多国家,所以对当时各地的文化、各学派都有所研究,当楚威王得知庄子有大才的时候就急忙派遣使者前往庄子的家中,邀请庄子做楚国的相国,但是庄子并不喜欢高官厚禄,只向往自由快乐,所以就拒绝了。

庄子虽然不做官,但是他的才学不可小视,甚至后来隐居著书,专心研究道家学问,成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而庄子最有名的当属生与死的论调,这就牵出了一个故事,叫做《送妻升遐》。

庄子的妻子病逝,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但是惠子刚进门就看见庄子盘腿坐在地上一边敲着盆一边唱着歌。惠子一看责备庄子说:“你们好歹是夫妻一场,她为你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如今去世了你不说哭一场反而还在唱着歌,这是不是有点太不近人情了?”庄子回答说:“不不不,她刚走的时候,我心里也很难受,但是思来想去我才发现自己仅仅是一个凡夫俗子,还没能看破天地的奥义,不明白死生的道理,而且生命原本就没有开始,自然也就没有结束,而我的妻子虽然已经去世了,但是她的灵魂还存在在这茫茫天地之中,所以我就又不悲伤了。”

庄子虽然没有哭泣,那是因为他理解了生命的奥义。就这样庄子在道家文化的学习上又更进一步,而他也成为了道家学说的代表性人物。

而关于生命的奥义,庄子的“两条鱼”更是彰显无疑。

濠梁之辩


“濠梁之辩”出自于《庄子 秋水》篇中,主要说的是庄子和好朋友惠子一起在桥上游玩,然后庄子看到桥下的鱼儿游来游去,于是就感叹说:“你看,这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的多快乐啊!”他的好朋友惠子就抬杠说:“你又不是鱼儿,你怎么知道鱼儿在水中快不快乐呢?”然后庄子开始反驳道:“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快不快乐呢?”于是惠子又反驳道:“正因为我不是你,所以我不了解你的想法,而你也不是鱼,自然也就不知道鱼的想法。”

惠子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而且在古代的名家都是以善辩闻名于世,所以惠子也有一副好口舌。

但是在这个故事中实际看起来是惠子占上风,但是在这个辩论中惠子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同理心的重要性,而同理心也是人类道德的起源和基础,由此可见庄子将同理心运用到水中的鱼儿身上,来证明鱼儿是否快乐。

任公子钓大鱼


除了上面的“濠梁之辩”出现了鱼,在《庄子 外物》篇中也出现了鱼,那就是“任公子钓大鱼”,而这则故事中,庄子再次展现了他的经世济民的胸襟和智慧。

从前有个任公子,他为了钓到大鱼,于是特意制作了一个大鱼钩,并且用了粗大的黑绳当鱼线,为了能够钓上鱼来,他用了五头牛做鱼饵,在东海天天钓鱼,等着大鱼上钩,就这样等了一年多,后来终于钓到了一条巨大无比的鱼,任公子将这条大鱼做成鱼干,天下就没有不饱吃这条鱼的。

后来那些见识浅薄的人都为这件事感叹,他们也开始拿着鱼竿钓鱼,只不过他们拿的鱼竿都是小竿,钓鱼的地方也都是小沟渠,所以钓的鱼也都是鲫鱼这类的小鱼。

而庄子在这则故事里面通过任公子和那些钓鱼的人想比较,就得出了成功的四大要素,首先要下定目标,只要大鱼不要小鱼;第二,要舍得下本钱,大鱼钩、粗鱼绳、钓饵;第三,不怕回报时间长,哪怕一年也要等;第四,要学会分享。

总结

《庄子》中有很多都是拿鱼举的例子,而通过对整篇故事的描写庄子能够轻松的让人们知道关于他对道家的理解以及读者也能够更加清晰的明白道家中的哲学含义。

而对于濠梁之辩和任公子钓大鱼这两则故事,则更是告诉我们生命的真谛不只是随心随缘,随遇而安;更是求真、求实,务实。

","force_purephv":"0","gnid":"987f965f127dcb912","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48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28b531c77d33525.jpg","width":"640"},{"desc":"","height":"84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a8ee9972109a1c1.jpg","width":"850"},{"desc":"","height":"85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fddcf9153eed6ea.jpg","width":"640"},{"desc":"","height":"39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68bda42e8fb47fd.png","width":"550"},{"desc":"","height":"73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9ae1528c75f1d7a.jpg","width":"1104"}]}],"original":0,"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68581306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41163973d0addaf8bed0b994b57f1851","redirect":0,"rptid":"499a8a7570fc9a22","s":"t","src":"花开无田","tag":[{"clk":"kculture_1:钓鱼","k":"钓鱼","u":""},{"clk":"kculture_1:大鱼","k":"大鱼","u":""},{"clk":"kculture_1:道家","k":"道家","u":""},{"clk":"kculture_1:夫妻一场","k":"夫妻一场","u":""},{"clk":"kculture_1:庄子","k":"庄子","u":""}],"title":"庄子用“两条鱼”的故事,道尽了生命的真谛,告诉我们做人的追求伍辰冠15673125359: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淳沿便东乌珠穆沁旗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办成一件事,不一定要立即着手,而是先要进行一些筹划、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步骤安排,做好充分准备,创造有利条件,这样会大大提高办事效率.眼界狭窄是苦累的根源,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眼前的人和事,只能认识...

伍辰冠15673125359: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淳沿便东乌珠穆沁旗 ——[答案] 告诉我们的道理:在当今舒适、和平的社会环境中,要树立忧患意识,时刻保持警醒的头脑,不断开拓进取,不能贪图享乐,否则可能变成萎靡不振,腐败消亡.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而言,道理都一样.

伍辰冠15673125359: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淳沿便东乌珠穆沁旗 —— 《荆人袭宋》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做事情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注意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发生变化后,解决问题的手段、方法也要随之发生变化.

伍辰冠15673125359: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一个道理? -
淳沿便东乌珠穆沁旗 ——[答案]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道理: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的.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一切都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相反,拘泥、刻板地办事情是达不到预...

伍辰冠15673125359:塞翁失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啊 -
淳沿便东乌珠穆沁旗 ——[答案]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时候有失必有得,遇到事情要以平常心来对待,不要津津计较

伍辰冠15673125359: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淳沿便东乌珠穆沁旗 ——[答案] 《南辕北辙》寓言故事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

伍辰冠15673125359:掩耳盗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淳沿便东乌珠穆沁旗 ——[答案] 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吕氏春秋》 成语启示: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哲学道理:钟声是客观存在,不因为你堵住...

伍辰冠15673125359: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了什么道理? -
淳沿便东乌珠穆沁旗 ——[答案] 季梁为了打动魏王,来了个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经历,带出了南辕北辙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魏王的行动与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驰的道理.其实这个故事并不一定就发生在季梁身上,他之所以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相联系,是为了让故事显得...

伍辰冠15673125359: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淳沿便东乌珠穆沁旗 ——[答案] 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天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玉米结的是又大又甜,他很兴奋的掰了一个玉米往前走;谁想走到桃树下,看见桃子又大又红更诱人,于是扔了玉米摘桃子.小猴子又走到瓜地里,这西瓜又大又圆,小猴子只好扔了桃子摘西...

伍辰冠15673125359:拔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淳沿便东乌珠穆沁旗 ——[答案] 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首页
返回顶部
反馈及联系:
客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