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知网 导航

子日: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2024-05-18来自:客知编辑

白话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出自《论语·学而篇》第六章。原文如下: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扩展资料: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论语·学而篇



译文:孔子说:为人弟为人子的人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

这句话选自儒家经典《弟子规》,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为人弟为人子的人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行为时常谨慎、守信,博爱大众,而亲近仁者。在上述几点全部做到之后,若有余力,则可研习六艺之文。”

扩展资料:

本文节选自《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弟子规》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弟子规》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影响深远,在清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弟子规》首先明确强调了做人的各项准则,以教育我们孝顺父母、恭敬兄长为名义,继而教育人民把对父兄的顺从扩大到社会各个阶级,“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进而教育广泛服从。

“凡是人,皆须爱”,通篇以“爱心、父母对子女倾注了无私的爱、子女应该以无私的爱回报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一类手法,扼杀学童的思考能力、批判能力。是在清朝扬州十日等事件后特有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并非国学经典,应被视为封建糟粕而剔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弟子规》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出自《论语·学而篇》第六章。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扩展资料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

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学而篇



意思是:孔子说:“为人弟为人子的人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

出处:《弟子规》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为人弟为人子的人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行为时常谨慎、守信,博爱大众,而亲近仁者。在上述几点全部做到之后,若有余力,则可研习六艺之文。”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

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解释:孔子说:“学生们进家要做到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行为时常谨慎、守信,博爱大众,而亲近仁者。工作之余,则可研习六艺之文。”

全文是: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出自《论语》)


弟子们无论在家还是出外都要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诚信,广泛地关爱民众,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那么就可以用来读书学习文献知识了.
提高道德修养之后,还要提高文化修养.先当好人,再当知书达理的人.

扩展资料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传》《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子日: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出自论语 哈哈我刚好在教小学生背这个呢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①、出则弟(音: 提 同:悌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②。”

《论语•学而篇》
【注释】
① 弟子:此指年纪幼小的人。 ②文:指古代文献。

【翻译】
孔子说:“弟子们无论在家还是出外都要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诚信,广泛地关爱民众,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那么就可以用来读书学习文献知识了。”

【解读】
“入”“出”互文见义,意即不论是“出”,还是“入”,都要讲究“孝”“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三句紧随,一气呵成,鱼贯而下,语势自然。孝、悌、谨、信、爱、仁,孔子从六个方面告诫弟子。以“孝悌”为根本,“谨”“信”“爱”为行为规范,以“仁”为核心,以“仁”为奋斗目标。学习应是广义的,不仅仅限于学习书本知识,首先是学做人,其次才是“学文”。孔子教育学生,要求做人在前、读书在后;进德在前,修业在后。这段话表现了孔子为“学”的基本思想。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释】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评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17869075354:子日:弟子入则孝,出则弟什么意思啊? -
丰类宁——[答案]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注释】(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1786907535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有学文."中文翻译 -
丰类宁——[答案] 孔子说:“诸位!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行为时常谨慎、守信,博爱大众,而亲近仁者.工作之余,则可研习六艺之文.”

17869075354:子日: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
丰类宁——[答案] 孔子说:“弟子进父母门就要孝顺,出自己门就要敬兄长,谨慎而有信用,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做了这些剩有精力,就用来学文化典籍.”

17869075354: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是什么意思?那位大哥、大姐说说,好吧! -
丰类宁——[答案] 学生们、孩子们在家里孝顺长辈、老师,出门在外,他们弟兄和睦,相互尊重、关爱.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释】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

1786907535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丰类宁——[答案] 孔子说:“后生小子,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长;言行谨慎,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之后,若还有余力的话,就用来学习文献知识.”

1786907535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的意思 -
丰类宁——[答案] 孔子说:“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话要讲究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1786907535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的翻译是:什么意思 -
丰类宁—— 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尊重师长,谨慎做人. 言而有信,有博爱之心,仁义之德.为人的基本准则做到后,再多读些书. 但是书本上的知识不是最重要的,生活中做人原则是才最大的智慧.

1786907535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然后全文是什么!? -
丰类宁——[答案]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7869075354: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是什么意思? -
丰类宁—— 回家则孝顺父母 出外则和睦朋友 恭敬尊重 如弟之尊兄

17869075354: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是什么意思 -
丰类宁—— 孔子说:“弟子进父母门就要孝顺,出自己门就要敬兄长 希望能帮到你哦

相关链接:
首页
返回顶部
反馈及联系:
客知网